Ϊҳ   ղ
您好 欢迎光临食尚网  【登录】 【注册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国特产网 > 宁德风物特产

帮助中心

浏览历史

宁德风物特产
食尚网 / 2013-01-04

线狮

 

宁德风物特产
 
宁德市是一个新兴滨海港口城市,全境包括蕉城区、福安市、福鼎市、寿宁县(鳌阳镇)、霞浦县(松城镇)、柘荣县(双城镇)、屏南县(古峰镇)、古田县(新城镇)、周宁县(狮城镇)
 
1.民间艺术
 
(1)线狮: 蕉城区的“霍童线狮舞”(亦称抽狮舞)源于清代,流行于宁德霍童和福鼎管阳、沙埕一带。是由当地儿童玩具演变而成。原先民间老艺人为儿孙做纸扎狮子,以家中椅子为架,牵动线使狮子跳跃为乐。以后民间艺人为赶赛会,由此而别出心裁在原纸扎狮子基础上,发展为大型线狮舞。
 
表演时,将20公斤重狮头、身、尾、足系上绳子,挂在特制的车架上,由七人拉绳操作,把“死狮”抽成“活狮”。主要套路在缘柱、出洞、钻穴、登山、下岭、飞岩等。 主要动作有:坐立、蹲卧、搔首、舐毛、伸足、偎依、追逐、逗引、顾盼、亲昵、抢球、啃球、传球、失球、叭球等。
 
霍童线狮有“雌、雄狮” 双狮舞、“母、子狮” 大小狮舞和群狮舞。有“文狮”、“武狮”;大狮身长约1.5米,高1米;小狮身长约0.8米,高0. 5米。狮头、狮身、狮尾、狮脚都吊在绳上挂在木架上。原先由数人抬着,边走边抽绳子表演,后改为车拉,如今发展成能搬上舞台进行表演,并配以幕景、照明。
线狮在大锣大鼓伴奏下,反扑跳跃,回旋翻滚,怒吼威震,形象逼真。
 
 霍童线狮舞不仅为本地群众所喜爱,而且作为本省一种民间艺术也得到省内外艺术家的青昧。1990年9月,赴广州参加中国旅游艺术节,演出27场,观众达23万人次。《新华通讯社》、《人民日报》、中央电视台等九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,并介绍了线狮的表演情况。
 
如图:线狮表演
 
(2)纸札:纸札属于灯技艺术,源于明代。纸札融木偶、竹札、木雕、彩灯、绘画、缝纫、灯光为一体,应用物理原理制作成“机关”,景物立感巧妙,水火逼真,人物活动栩栩如生。如“蝶恋花”、“闪金”等。
宁德洋中把“纸札”踩街活动称为“迎灯”。
如图:宁德迎灯 
 
(3)铁技:又称台阁。明崇祯年间(1628——1644)有迎春妆台阁的记载,至今仍流行于宁德、屏南、寿宁、福安等县。
铁技是以锻铁、铁条、钢管为骨架,将儿童扮作传统戏剧人物或神话人物,按故事情节安放在特制的铁架上。有立于剑稍,有卧于树枝,有悬于半空,有驾雾腾云。技艺巧妙、隐蔽、惊险、令人心悬。大型“铁技”由数人抬扛(今已用车),小型由一人顶在肩上,乐队伴奏,沿街游行。民国年间,宁德城关、屏南双溪时有“铁技”活动。五十年代也时有活动。1989年“爱我闽东艺术周”1990畲族文化艺术节和1992年元宵节,在宁德城关曾举办大型“铁技”等踩街活动,倾城出动观看表演,盛况空前。
如图:蕉城“铁技”迎奥运:
 
如图:福鼎百年民俗――铁技:
 
 (4)高跷:流行于区内各地。表演者用四、五尺长的木棍,中间嵌钉小托板,绑在腿上,扮演古装戏剧人物,边踩边歌。宁德有一种高跷高达一丈二尺,捆绑时要坐在屋顶上,可表演上台阶、下台阶、二人抬酒桶等动作,别具特色。寿宁高跷古称撬戏,清康熙时(1662——1722),便有立春日“人扮撬戏相欢”的记载。这种高脚戏高出人群,行动自如,引人注目。至今斜滩在农历正月十三时有演出。
 
如图:高跷
 
 (5)线香龙舞:属于龙舞的一种。其龙身以稻草捆成,视长度插置木柄,
由表演者擎举舞动。另札一龙球,由一人擎举舞动。表演时龙身龙球都密插点燃的线香,球在前腾舞,龙身随后前行,打击乐伴奏,迎舞大街小巷,别有风趣。五十年代初,线香龙舞停止了活动,近年复起。
如图:线香龙舞
  
(6)饼花:是用于装饰“月饼”的一种画种。源于清乾隆年间,流传于区内各县,其中以福鼎县“饼花”最具特色。
 
  早期的饼花为剪纸“饼花”(百子花),后更为手画“饼花”(团花),民国初年出现木版印制“饼花”。后又发展为石印饼花、刻水印木制饼花。在福鼎县每逢中秋佳节相互馈赠月饼都要贴上一帧古朴、美观的饼花,以示吉利。各家又习惯吃了月饼,把饼花贴在屋内装饰观尝,这已成为一种民间风情。这一风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
 
  饼花的造型主要有美人形、圆形、八景形等。饼花的图案内容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文故事:如《三岔口》、《吕布与貂婵》、《捉放曹》、《水漫金山》等。
 
木刻饼花在艺术手法上既借鉴了年画和剪纸的特点,又突出了木刻刚健粗犷的神韵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,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。目前,福鼎尚保留饼花图案30多种。新近出版的《中国木版年画百图》一书收入了两帧福鼎饼花,一帧为《岳飞传》,一帧为《长板坡》。
 
如图: 饼花
 
(7)木雕 闽东地处亚热带,有葱郁繁茂的树木,于是,便有了先民制作木器的遗风,而装饰性的木雕艺术也相应产生。闽东城乡那些风格古老、砖木结构房屋的檐头柱脚、窗棂护栏都雕有各种各样的图案,还有床屏案边、妆台镜架。
木雕在闽东各地都曾盛行过,其中以福安、古田的木雕更富有地域艺术风格。闽东木雕采用了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,也部分吸收了闽北的以剔铲阔略、保留疤结木纹的风格。装饰性木雕的内容除了象征吉祥的花果鸟兽外,有相当多的则是戏文故事,其场面宏大,多在大块面上表现,像床屏、窗棂、门板等。其中以床雕为最丰富,床内有柜,一个柜面就雕一幅图案。有的一张古式床就有近三十块木雕图案.    窗棂的木雕虽也有人物,但多是花鸟草虫及福禄寿禧等,结构布局以对称、均匀为特色。门雕因其板面大而内容多,如古田县的一块高2. 2米、宽1米的门板,上方雕着花鸟,中间雕着人物,下部雕着动物,既繁杂又分明。
 
木雕的另一支是黄杨、龙眼木的人像立体圆雕,以古装戏的人、物为多,有单个也有群体,其特色在于因木取势,注重神似,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。
 
在闽东木雕艺术中,最能见其地域特色和艺术功力的,当数木雕香亭。香亭是民间“秋斋”迎神祭祀活动时使用的供奉物。造型繁杂,工艺精巧。香亭高约2米,宽1米,结构以四层为多,下有四方形镂花底座;第二层的四个支架上各雕一尊兽面,或龙或狮。支架上是香亭柱有雕龙缠绕,亭顶的飞檐也有兽形雕刻。每个香亭的最上层各不相同,有的是两人托镜,有的木雕装饰顶。
 
香亭多采取透雕与浮雕方式,采用凿、雕、刻、磨、铲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,雕刻内容多为飞禽走兽、花鸟人物和各种装饰图案。色调金碧辉煌。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古田县晒谷村的五件清代制作的香亭,它比较完整地体现出清代南方木雕艺术的风格,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。1986年参加省工艺美术品展览,1987年3月又赴京参加《民间美术作品展览》,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央大厅展览期间,观众驻步不前,赞叹不已,受到好评。
 
如图:木雕
     
(8)剪纸 
 
闽东剪纸,以蕉城、霞浦、福安、柘荣等地最为普遍。剪纸形式多样,用途也极为广泛,除了常见的“窗花”、“墙花”、“门头花”外,还有婚娶陪嫁物品上的“喜花”,节日敬祖求神祭奠物品的“供花”,孝敬长辈礼物上的“寿花”等,它既保留了原始艺术淳朴、粗拙、刚健、浑厚的特征,又具有细腻、古雅、秀丽、柔美的艺术魅力,给人以远古艺术的美感,成为家居装饰会议纪念和收藏馈赠的佳品,同时也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。
   柘荣县民间剪纸上溯唐代,盛于明末清初,有数百年的传承历史,在省内外已有深远的影响,有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(剪纸)”和省级首批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两个品牌。从80年代起就参加了省民间美术展览、晋京展演,并曾10多次赴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埃及、丹麦、巴基斯坦、美国、巴西以及台港澳等国家交流,《蹄包花》、《老鼠娶亲》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、福建省博物馆以及海外一些博物馆收藏。
 
2000年5月,柘荣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。
 
近年来青年艺人孔春霞的作品《童年》、《拣太子参》、《生命》、《端午印象》等剪纸作品相继获中国(上海)首届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铜奖、中国第二届农民书画展优秀奖、国际第二届剪纸艺术节优秀奖、中华首届民俗工艺品大赛优秀奖。

         文章出自:http://www.shi78.com/




¥69.0元    ¥82.8元
¥31.0元    ¥37.1元
¥12.0元    ¥14.3元

用户评论(共0条评论)

  •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